和而不同,共創(chuàng)未來——華僑大學校長吳劍平在2024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
http://m.ehavn.com  2024年9月3日  來源:華僑大學

親愛的同學們、同事們:

  伴隨2024級同學的到來,華園處處活力奔涌、生機盎然。今年,已有9500多名本科生和博士、碩士研究生入學,新生總數(shù)和港澳臺僑等境外新生人數(shù)均創(chuàng)新高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是教師之樂、學校之幸。我謹代表華僑大學,代表徐西鵬書記和全體華大人,歡迎各位新同學跨越山海來赴這場青春之約!感謝家長們對我校的肯定、信任與托付!

  60多年前,與同學們年紀相仿的一批華僑青年從五洲四;氐阶鎳,在華大同學習、共成長,開啟了嶄新的人生之旅,鋪就了多樣包容、和而不同的校園文化底色。60多年來,學校堅持以僑立校、為僑服務,會通中外、并育德才,累計培養(yǎng)各類人才26萬余名,其中6萬多人生活在港澳臺及海外各地,促進了中外友好。

 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,第40個教師節(jié)即將到來,讓我們把誠摯的敬意送給所有的教師!希望全體教職工以優(yōu)秀教師為榜樣,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,助力深化學校綜合改革,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而奮斗。

  同學們,“和”是中國哲學的核心概念之一,“和而不同”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價值觀念!墩撜Z》有言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發(fā)生發(fā)展的規(guī)律;“貴和尚中、善解能容,厚德載物、和而不同”的寬容品格,是我們民族所追求的一種文化理念。從張騫出使西域、鄭和七下西洋到共建“一帶一路”,從儒釋道“三教合流”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“兩個結合”,從“一國兩制”制度創(chuàng)新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“和而不同”思想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的文化沃土,貫穿于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的生動實踐。

  和而不同,反映了矛盾的對立統(tǒng)一規(guī)律,揭示了事物內部及事物之間既對立又統(tǒng)一的復雜關系。它不僅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思想基礎,而且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支撐。作為新時代的華大人,同學們應當深入理解和而不同的豐富內涵,以行動書寫絢麗青春。下面我談三點認識,供大家參考。

  一、和而不同是與人為善、求同存異的處世之道

  事物都具有特殊性,不可抹殺差異、強求一致。中國古人對此早有深刻認識。《左傳》記載,春秋時期齊國名相晏嬰曾告誡君主齊景公,下屬言聽計從、百依百順,并不代表相處和諧。真正的和諧是在保持各自獨立見解的基礎上,尋求共識與合作。

  “和”可以引申出和平、和諧、和善、和睦、和好、和美等意。只有懷仁心善意,才能包容差異、尊重個性、欣賞不同,才能取長補短、和衷共濟、合作共贏。華僑大學生源構成多元,你們中有人來自東海之濱,有人來自世界屋脊,有人來自地中海沿岸,還有人來自亞馬孫河畔。雖然大家的成長環(huán)境、生活方式、價值觀念各有差異,但是在學校精心營造的“鄰里式”社區(qū)中,同學們一定能和睦相處、共同進步。

  法學院2021級職爽同學是印度尼西亞二代華僑。他在華大與伙伴們發(fā)起成立了“僑行絲路”團隊,從最初13位僑生擴展到如今200余名境內外同學。他們深入東南亞5個國家46所學校,向6000余名青少年介紹中華文化,相關成果榮獲第十八屆全國“挑戰(zhàn)杯”主體賽道特等獎。

  “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!蔽倚=暧楷F(xiàn)出一批“學霸宿舍”“神仙宿舍”。這些宿舍的同學彼此扶持、并肩成長,收獲了全員上岸或競賽獲獎的佳績。在華大,從宿舍、班級到學院、學校都是溫暖友愛的家。今天的室友和同窗,很可能就是明天結伴而行、相互成就的校友、朋友、摯友。

  獨行快,眾行遠。希望同學們懷著包容之心、同理之心,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的關系,堅持求大同、存小異,在華大廣交深交海內外朋友,攜手實現(xiàn)人生夢想。

  二、和而不同是博采眾長、推陳出新的學問之道

  當今社會,人類面臨的挑戰(zhàn)日益復雜多樣,靠單一學科和專業(yè)難以有效應對,往往需要多學科的視角與綜合性的思維。有學者指出,良好的學術環(huán)境既離不開師生間的縱向傳習,又需要橫向“來自四面八方、不期而遇的吉光片羽”,需要不同成員間不拘一格的自由交流與思想碰撞。

  華僑大學是學科門類較為齊全的綜合性大學,匯聚了不同領域的學者。近年來,學校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,堅持頂天、立地、樹人發(fā)展思路,圍繞國家戰(zhàn)略和區(qū)域發(fā)展,推進學科交叉和協(xié)同創(chuàng)新,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問題,學會反思、質疑和提問,更好地融會貫通、健康成長。

  體育學院2008級校友曹學玉從小對電子產(chǎn)品和飛行充滿熱愛,課余勤加鉆研。大三那年,華大成立工學院,令他如魚得水。他經(jīng)常泡在工學院實驗室,與老師同學探討技術難題。畢業(yè)后,曹學玉與朋友們共同創(chuàng)業(yè),進入剛起步的無人機領域,潛心技術研發(fā)和產(chǎn)品開發(fā)。如今,他們的公司已是年產(chǎn)值過億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(yè)。

  工商學院數(shù)據(jù)科學與創(chuàng)新管理團隊近年培養(yǎng)出一批科研成果喜人、學業(yè)成績優(yōu)秀的本科生,產(chǎn)出高水平論文20余篇,近30人升學“雙一流”高校。這些同學最初面對學術問題時,大都茫然無措。在團隊教師的悉心指導下,他們雷打不動參加每周學術例會,與不同專業(yè)背景的師長討論交流,掌握運用跨學科方法,終于破繭成蝶。

  差別和矛盾是事物發(fā)展的動力。希望同學們懷著好奇之心、求知之心,正確處理全面發(fā)展和個性發(fā)展的關系,在華大積極參與各類活動,開闊視野胸懷,激發(fā)創(chuàng)新潛能。

  三、和而不同是各美其美、美美與共的文明之道

  《周易》指出:“文明以止,人文也!碑斀袷澜缯驹跉v史的十字路口。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、數(shù)千個族裔和多種宗教,各具獨特的歷史文化和發(fā)展道路。是要以鄰為壑、脫鉤斷鏈,還是同舟共濟、共創(chuàng)未來?古老的東方智慧告訴世人:“和羹之美,在于合異。”不同文明只有相互尊重、平等相待,人類社會才會永葆生機活力。

  在最近的巴黎奧運會上,中國體育健兒恪守“更快、更高、更強——更團結”的奧林匹克格言,同各國各地區(qū)運動員公平競爭、友好交流,在領獎時主動帶著因傷棄賽對手所屬國家的徽章以示尊重,在個別西方國家肆意造謠抹黑的情況下泰然處之、不驕不餒,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中華文明和而不同理念的時代價值和世界意義。

  華僑大學是文明交流互鑒的積極踐行者,從華僑美食節(jié)、東南亞潑水節(jié)等校園文化活動,到“逐夢海絲”“華文星火”等海外實踐項目,為學生創(chuàng)造了跨文化交往的許多機會。當前,學校開展系列教育教學改革,推動建立價值引領、能力培養(yǎng)、知識傳授相結合的育人體系,就包括加強跨文化理解力和全球勝任力的培養(yǎng)。

  今年我校首次推出夏季學期,實習實踐和文化交流豐富多彩。華大學子偕同臺灣師生走進閩南的老街古厝,聯(lián)合創(chuàng)作短視頻,記錄“家”的溫暖與感動;同美國青年一道探討全球氣候治理,用中國民族樂器共譜華美和音;與歐洲各國華裔青少年共同體驗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,感受中國發(fā)展奇跡。各位新同學,你們將很快參與其中,成為各項活動的生力軍。

 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,因互鑒而豐富。希望同學們懷著開放之心、進取之心,正確處理傳承弘揚和學習借鑒的關系,在華大探索多元、發(fā)現(xiàn)熱愛、增強自信,成長為推動文明互鑒交融、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棟梁之才。

  同學們,“和實生物,同則不繼。”愿你們在新的起點上,秉承和而不同的智慧與精神,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擁抱世界,以兼收并蓄的態(tài)度包容萬象,在集體中成就更好的自己,共同開創(chuàng)光明的未來!

 關于華僑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

特別說明: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,華禹教育網(wǎng)(m.ehavn.com)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(yè)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僅供參考,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。